【書籍資訊】
作者:丹尼爾.詹姆士.布朗
出版社:凱特文化
發行日期:2016年2月18日
【書籍簡介】
陽光燦爛的午後,
這些男孩們優雅地移動著—
輕巧流暢,蓄勢待發。
令人無法抗拒的情節,在最艱困時代克服萬難與尋找希望的故事。
九位來自美國西部勞工階層的男孩,
在大蕭條的時代深淵中,發展出罕見又相互信賴的緊密關係,
甚至在一九三六年的柏林奧運,讓全世界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決心與鬥志。
這些划槳手的父親不外乎是些伐木工人、造船廠工人或農夫,
沒有人覺得華盛頓大學的八槳賽艇成員可以擊敗來自東岸或英國的精良團隊,
不過他們卻辦到了,進而挑戰德國賽艇隊伍,站上希特勒的頒獎台,讓全世界驚訝不已。
故事由喬藍恩茲(Joe Rantz)串起各章節,成長於美國西北部的礦區,
他是一個沒有家人也沒有未來的男孩,划船的目的不只是要找回破碎的尊嚴,
更讓自己找到真正安身立命之處。
然而,邁向成功之前,必須捨棄多年來確保他在貧困中倖存的特質—單打獨鬥,
不輕信他人,睿智的造船師喬治將引導他成為強大團隊的一份子,
在這個極致的團隊運動項目裡,他們將是世界上最好的隊伍。
作者丹尼爾詹姆士布朗被男孩們的日記與記憶猶新的昔時畫面深深吸引,
藉此描寫出一段屬於那個年代又讓人難以忘懷的故事;
他以雙軌式書寫,鋪述華盛頓華划船隊成軍與納粹政府準備奧運的過程,
其中交織著歷史中社會變遷對於個人的既親密又沉重的影響。
故事對於人性脆弱與無限可能的思索,隨著篇章交互感染,
直到那種感受像一艘八槳賽艇,從你身邊呼嘯而過。
【蘇菲雅心得】
老實說一開始看簡介真的以為它是一本小說,
拿到書本加上書內的黑白照片後卻發現它其實是「紙上的紀錄片」!
在那個大蕭條時代的時空背景下,男主角喬的人生故事,
包含一連串戲劇性的辛酸遭遇,以及大學時代划船隊的那段克服困難的種種經歷。
看這八位男孩如何經過努力、克服困難,最終獲得榮耀?
故事一開始,
就清楚的描述歷史背景,經濟大蕭條、納粹黨、希特勒以及柏林奧運,
儘管這似乎是「紀錄片」或「傳記」必須出現的背景說明,
但我總忍不住想問,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船上男孩們的故事?(笑
喬藍恩茲成長於美國西北部的礦區,
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繼母又很討厭他,
年幼的喬歷經父親與繼母一次又一次的拋棄,
他已漸漸在自己周圍築起一道城牆,儘管表現出樂觀開心的態度,
但跟他較親近的朋友都知道,他臉上有時會出現一種莫名的憂傷,
那是一種焦慮與自我懷疑……
而在他進入大學後,整個划船隊成為他生活的重心,
而深深吸引我的也是划船時發生的大小事。
神秘的波卡克,製造賽船的黃金手,
他製作出的賽船,永遠是最好最頂尖,所有大學都爭相跟他下訂單,
除了造船,他更了解船,
常常告訴華盛頓大學的選手們怎樣划才省力,槳要從什麼角度切入水中,它能發揮更大的功效,
而書中每一章節都會引用一小句波卡克的話語,都正中核心、一語中的。
「划船比賽是一門藝術,而不是慌亂的爭奪戰。
這門藝術必須靠智慧與力量取勝,船槳入水的那一刻起,所有隊員的心就要隔絕所有雜念,
而只能一心一意地專注在自己的船上,屏棄負面想法,永遠保持正面。」
西岸的這些划船男孩,
雖然都來自農村、漁村的孩子,但他們每次練習、每次比賽的故事都在在打動我,
他們共同奮鬥,同舟一心,對彼此全心付出並在榮耀、尊重與愛中團結一心,
這是多麼難得的一個經驗!
那無法言語的團隊精神,與向心力,只有成為一員的你才有辦法體會!
我想,不只是划船比賽,所有的運動賽事都一樣,
那股堅持、毅力、努力不懈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推薦星星:★★★